学习贯彻自治区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
盘点2020丨利通区:创建清廉村社 助推基层治理
2020年,利通区纪委监委创新方式做实基层监督,以精准监督破解基层治理短板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。
推行“互联网+小微权力”监督工作
2019年在12个乡镇设立纪检监察办公室,以乡镇纪委牵头在各村(社)建设“小微权力”监督网络体系。依托“廉洁利通”微信公众号,建立微权监督矩阵,12个乡镇(社区)共建立8镇4乡85个村18个社区的小微权力监督网络体系。2020年将互联网+小微权力清单监督纳入利通区乡村治理智慧平台统一管理,目前“镇、村、组”三级监督网格和纪委监委、村监会、群众监督“一张网”监督体系已经形成。
依托“廉洁利通”微信公众号、利通区门户网站网络举报平台,方便群众举报。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,及时通报典型案例。2020年共受理信访举报件529件,处置问题线索487件,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3人,组织处理263人次,立案161人,收缴违纪资金70余万元。查处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3起,问责12人,给予党纪处分1人,立案1人。
强化村社监督实效
紧盯脱贫攻坚、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开展监督,实现联动监管、协同制约、合力整治。开展专项监督检查5次,反馈问题线索9个,下发督查通报2期,现场发现反馈问题89个。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优先查处、直查直办,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贪污挪用、优亲厚友、虚报冒领等问题,共受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39件,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人,组织处理19人(次),立案1件5人。
“我们以板桥乡为试点,将11名村监会主任聘请为村级廉情信息员,并建立‘14491’廉情信息员联席会议制度,赋予廉情信息员职责,制定工作制度,延伸了监督触角。” 利通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。
2020年,利通区100个行政村均实现了村监会全覆盖,覆盖公职人员4700余人。全年处理村干部121人,社区干部7人。
推动巡察深入村社
2018年以来利通区对12个乡(镇)131个村(社区)、109个村级党组织、21个社区党支部开展巡察,9轮巡察实现对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乡(镇)、村(社区)巡察全覆盖,对金银滩镇、扁担沟镇两个脱贫攻坚重点镇,组织开展多轮交叉巡察、专项巡察和“回头看”,共发现问题49个,全部整改落实。开展“嵌入式”巡察监督检查3轮,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55个,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,组织处理30人。督促被巡察单位整改问题1181个,整改率达到98.3%。
拓展廉政教育方式
“我们把警示教育从会议室搬到宣判现场,用身边人当‘活教材’,用身边事当‘警示钟’,给村社干部上‘零距离’警示教育课。”利通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说道。
2020年,利通区纪委监委开展“以案四说”警示教育6次,教育干部800余人。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9部,11000余名干部接受教育。组织各乡镇村社干部100余人,旁听区人民法院对部分干部案件公开审判3次。开展“树廉洁家风 建廉洁家庭”专题教育培训,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履职意识,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家访,开展“晒家风、亮家训”等活动,不断筑牢家庭廉政防线。
对2019年以来查处的违纪人员进行回访教育,重点回访党政机关干部、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等受处分人员,回访受处分党员83人,回访率100%。深入做好以案为戒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正风工作,对4家案发单位送达《关于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责任单位针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,深入剖析查摆,建立整改台账,确定整改时限,从根本上遏制同一地方重复发生同类违纪违法问题的现象。制定出台《利通区纪委监委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为干部澄清正名办法(试行)》,通过会议、书面、当面等多种形式为受到不实举报的2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,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。(利通区纪委监委)